新四軍,拿到少量的國府裝備,蠟像手中這把是讓槍迷們哈到流口水的中正式步槍.
81砲.這門砲大有來頭,除了擊斃日軍將領外,在蘆溝橋還有個分身.
便於攜行的野戰座版,輕是輕矣,但相對也會影響射擊穩定.
對岸曾有文章寫道,日軍在華的傷亡多由迫擊砲所造成,顯見國共兩軍在使用迫擊砲上頗
有心得.但內戰期間,國府卻不重用迫擊砲而改用美援火砲.由於缺乏運輸工具,加上無法自製
砲彈,反而陷已於不利.
土造手槍及日式飯盒.
這些土貨在抗戰後並沒有淘汰,內戰初期,共軍還是在用這些土傢伙.
由於裝備不如國軍,所以取已之長,攻其之短,多以夜戰及近戰來攻擊國軍.
有來頭的機槍.
紅軍在日軍勢力範圍外建立起根據地.這些根據地共方稱為"老區",當地農民經過紅軍
多年統治,早已跟紅軍結為一體.抗戰結束後,國軍北上接收,在這些老區吃了大虧,損兵折
將也收復不了.
日軍對對付這些盤據在鄉間的抗日武裝,推行了慘絕人繯的"三光政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5%89%E6%94%BF%E7%AD%96
日本人倒是很老實的拍出侵華軍如何在鄉間燒殺擄掠.
戰利品.
展廳採迂迴動線,所以在參觀紅軍抗日史蹟旁就會同時看到解放戰爭的展品.
這是在南京總統府被收繳的戰利品.
何應欽的元帥服.
連憲法都被繳了,可見國府撤退之匆忙.
第一天,就這個參訪行程了.館方四點半就開始趕人.還有很多東西沒拍到.感謝同行好友相挺
最後一天,再陪著我重頭再繞一次,內戰館,韓戰館...都非常有看頭.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