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某個午後,很久很久...沒有跟年輕美眉一起喝咖啡聊是非的60砲,終於又再回到青春年少
的歲月,有機會跟美眉近距離的面對面暢談,鬼扯.
但我們聊的不是某人的八卦或是風花雪月,而是很認真的討論關於早年金門照相館的由來典故
及阿兵哥們為何要從那少得可憐的薪俸及難得的休假中會刻意跑去照相館去拍攝如今看起來
聳的要命的"沙龍藝術照".
她是黃脩涵小姐,目前是暨南大學人類研究所的研究生.為了了解金門的人文,歷史,她跟同學們
在金門住了一個多月,分頭去找各自的主題.
"談金門的照相館",是她挑選的主題.為了完成這篇長達一萬五千字的文章,她跑遍金門各地仍
殘存的照相館.用心的,也用力的跟照相館的老闆們套交情,耍嗲功(應該有吧?),終於完成了我
認為是篇考據非常棒的文章.
惟用心的黃小姐仍嫌不足,她認為,如果能找到當年曾拍過這些照片的歐里桑們來訪談,應該可以
讓這篇文章更臻完美.
於是,她從網路上找到了60砲.當然,我也樂於配合.
聊天中,她問了一些令她困惑的問題....比如,那些男主角們拍照的動機,身上所穿的是制服還是道
具.....?拍沙龍照的風氣何時開始式微...?在我知道的範圍內,盡量予以詳細的說明.
但自認不足待補充之處應該仍不少,加上因為時間限制無法聊太久,所以蒙她同意,轉載她的文章
除了請大家分享她的心血外,也希望能夠給她更多的訊息.
文章很長,會分幾篇貼出.一些她苦心蒐集來的照片,很罕見也很珍貴, 會一併貼出跟大家分享.
陽宅的傳真攝影社,有遷址過,原址記憶中是間三角窗店面.
來金多次,曾刻意來尋找.但店家因守軍大量撤走,早已歇業,鐵門永遠是拉下的.
在97年返金團那次金門行,幸運的看到它終於開著門,於是大家蜂擁而上.
店內雖早已不復當年舊貌,但我仍駐足許久,用心的回憶那早已消逝的青春歲月.
當年,店家除了販售金門各地的風景照片外, 還有"防護射擊"的照片.至今仍為當年為何沒買下而
懊悔不已.
70年代拍沙龍照的風氣興盛嗎?應該是吧!我看我們60砲組的成員就幾乎都有拍.
照片提供者是砲組彈藥兵楊明坤.
因為是彈藥兵,所以領上的階級章當然是道具.當然那件夾克也是道具.大盤帽也是.
金門守軍,從司令官到二兵都是戴草綠小帽,如果看到戴大盤帽的軍官,一定是台灣來的.
龍儂跟友合照.一個是金東師,一位是金中師.不知如何約好一起去照相?
打電話嗎?寫信嗎?....以上均不可能.我猜,大概是在山外偶遇,一起去拍照吧!
金門由於戰備關係,每個步兵師的休假日不一樣.
也許.週一是金東.週二是南雄.週三是金西.週五是金中.
第二線部隊或是訓練單位則是週日.
砲組老班長許順序.70年3月跟著部隊移防來金門.所以這照片應該是他第一次休假就拍.
他在71年1~4月我在幹訓班受訓期間退伍.我無緣跟他說再見並謝謝他的照顧.
戒嚴的年代, 就算是金門鄉親要進出金門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我們阿兵哥.到照相館
拍張證明"到此一遊"的照片,應該是件很普及的現象.
沒錯,從前在金東戲院對面.
照相館除了幫阿兵哥拍照外,也提供相機出租.除了賺租金外,還可賣底片及沖洗照片.
另外,有時也接外拍業務, 比如成功休假中心辦金門二日遊時,就有照相館老闆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