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后扁坑道概略圖,紅線是坑道通往據點各角落的射口.
藍色是通往海邊的排據點E2-030.黃線為連據點結合岩盤打出來的坑道,為另一個出入口.
紅色圓框為三層構築的子堡.兩個方框分別為連長室及砲組寢室.
另外,補充說明,所謂的連據點,是指連級據點,有連長駐守,非一個步兵連都塞在這個據點
內.以E3-034來說,平時駐守為連部組及砲組,人數約10餘人.
戰時海防班哨(3個)在戰時射擊完57戰防砲後,卸下砲栓後撤到連據點及排據點,繼續作戰.
大門旁的三層子堡.
連據點通往子堡.
牆面上漆著~~我們的決心與陣地共存亡.
早年碉堡射口所漆的標語較為肅殺,讓初到金門的菜鳥看了是膽顫心驚.
子堡通往上層.
子堡通往下層階梯,下到底部有坑道通往海防排哨.由於時間緊迫,加上全隊只有一把手電筒
並沒下去拍照,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來補拍.
當年模擬”匪砲擊”科目時,此處挨了一發105榴, 厚度約40公分的堡壁破了個像臉盆
大的破洞,RC結購物抗炸能力之脆弱出乎想像.
大門進來另一條走道,走道頭為砲組寢室.
走道左右方各有階梯通往頂層.左方為60砲陣地,我們那位政戰俗仔經常在砲陣地撇尿,
搞的臭氣衝天,在屢勸不聽情況下被我一狀告到雷公處.
第二位,本連政戰士仔.領章是蜘蛛..不對,是蝴蝶.復興崗受訓一個月即掛中士階,終其役期五七
步槍不會分解結合.
被我擺道後,”士仔”在連長室門口夾卵蛋.
模擬一下他當年英挺的立正不動姿態.
參二三房間,裡頭有張彈簧床,可能是美援裝備.
左:本連參二三李X裕,也是砲組士官,他是當期幹訓班第一名畢業.
第一張照片右上角圓形物為觀測所,當年編號是516.
裡頭住著一位預官及兩位士兵,三人皆長的蒼白瘦弱,像個病號,明顯缺乏日曬及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