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是國軍在抗戰中及內戰中主要支援火力.

編制於步兵營的機槍連,每連六挺.戰時分開支援三個步兵連或集中運用.

 

 

國府軍在內戰中廣為使用,有一說,張靈甫之整編七十四師被圍困於孟良崮,因水源地被佔

導致人馬饑渴外,也因水冷式機槍因缺水而無法發揚火力,致為共軍所乘.

右方站立士兵,肩上像圍兜狀的布狀物,為減輕扛重物時造成不適之肩墊.

 

 

共軍在五六零年代亦有配發此型肩墊,我在早年出版的解放軍畫報中曾看過共軍機槍手戴此

肩墊,但卻從未看過國軍曾配發此"貼心裝備".

 

 

其實殺共產黨也殺了不少,反之,共產黨也用它殺傷不少國府軍.

 

 


當了東北後,可能因天氣嚴寒會導致套筒內裝之水結凍,所以改成氣冷式.

雖然重量減輕,但持續射擊能力就遠不如水冷機槍,同時也須攜行預備槍管.

 

 

 

 

一旁的圖表上寫著"國造四四式60迫擊砲".我看不出來跟我們所用的"三一式60迫擊砲"有何

不同及改良之處.

 

 


國共兩軍的60砲雖系出同門,但同年代的兩岸60迫擊砲外表稍有不同.共軍的60砲在砲管

上多安了根提把,便於攜行.方向轉輪也加了握把,瞄準器也不同.

 

 

國造三一式也是仿美製M2?

 

 

81砲,60砲的放大版.

 

 



75無後座力砲.在東店基地營,某日早點名後整理環境時,幾個阿兵哥扛著掃把,氣喘噓噓的跑來中山

室跟連長報告,說他們在山洞找到三門75無座力砲.

這三門砲是有帳還是沒帳,要把我們那個酒空仔軍械士找來問才會知道.不管有帳沒帳,三門砲

被棄置在山洞裡很久了是真的.外觀已經鏽成紅褐色.厚厚一層鐵鏽只能用鋼刷才能去除.

此後每天早上均有一組人馬負責除鏽,部隊外出武裝遊行時,留守人員繼持續擦砲,約莫一個月

後鐵鏽除掉,連砲膛也通得精亮.

但三門75砲砲身上烤藍也被刷掉,成了在太陽下會閃閃發亮的155榴彈砲那截白鐵仔.

 

 



六三式120mm迫擊砲,說明很老實寫著是仿以色列.但不知有沒有付授權費.

 

 

3.5吋火箭筒.筒分前後兩截,使用時兩筒裝有卡筍,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結合.

這玩意兒從沒看人打過,連上到底有沒有人會用,我也很懷疑.

行軍時兩筒拆開,裝在一個附有肩帶的大帆布袋,扛起來很像聖誕老人.

 

在田埔時,安官室所在的三層堡內就有3.5火箭彈彈藥庫,我們在彈藥箱上鋪上墊被,天天睡在

上面補眠,現在想來膽子還真大,因為我們還在裡頭抽煙.

火箭彈沒打過,那看看可以吧!把木箱拖出來檢查,每箱裝彈兩顆, 彈長約7.80公分,尾翼上垂著

兩條電線,說是綁在火箭筒筒尾,但沒把火箭筒扛來試綁,所以究竟是如何綁實在是掰不出來.

 

 

我很確定,板機組裡要裝電池,那電池長什麼樣沒記憶了,只知道絕對不是雜貨店賣的那種.

擊發原理....好像....是扣板機產生電流,通電到火箭彈上電線,引燃火箭彈.....

更正:軍友艾瑞克來文告知,本火箭筒不用裝電池,詳細說明請見艾大回覆.

 

 

 

 

 

到google搜尋,只找到共軍用它來打國府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0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